本报讯(记者 孙洪伟) 经过两年多的紧张建设,西安地铁开始铺设轨道了!
二号线轨道工程以永宁门(南门)站为界,由两家单位从南北两头同时施工。目前北段已铺设178米的无缝整体轨道床。南段预计9月底由会展中心站开始向北铺设。
二号线全线双线轨道总长将达到62.08公里,设3个铺轨基地,预计年底前完成北客站至会展中心站双线54.8公里的铺设。
行政中心站12日开始铺轨
地铁二号线首段轨道铺设,选择从位于张家堡的行政中心站始发。两年前,西安地铁试验段开建,盾构机也是从此始发。
9月12日上午9时30分,行政中心车站工地响起喜庆的鞭炮声,两台重10吨、跨度30米的巨大龙门架启动,身着统一黄色防护马夹的30余名工人即刻进场,开始轨道铺设。
首段轨道由行政中心至城市运动公园,先铺设东线。截至昨日,铺轨5天已完成轨道178米。据负责该段轨道铺设的中铁一局新运工程有限公司副总樊斌说,预计完成该段双线铺设需要20天时间。
据樊斌说,铺轨将采用25米标准轨,整体道床施工采用“直铺法”,即直接铺设25米标准轨至整体道床,等整体道床达到强度后完成轨道焊接,最终形成无缝线路。
铺轨时首先要在地面完成25米长的轨排并连组装,然后,启动龙门吊将标准轨排吊送下井,放置在隧道中的专用平板车上,平板车沿事先搭建好的临时轨道运送至作业面,一根根依次向前铺设推进。
钢轨连接后平整如一根
坐过地铁的人都知道,坐在地铁列车上几乎听不到轨道接缝处的“咔嗒咔嗒”声。西安地铁列车能否达到这样的效果?“无缝连接后,钢轨将平整如一根铁轨。”工程人员称,25米长的钢轨焊接在一起,铺设完毕后,还要重点磨光焊接处的疤痕,让钢轨在通车前光鲜可鉴,看上去没有任何接缝。通车后,市民坐地铁,将达到近乎静音状态,最大限度地实现乘坐的舒适感。另外,无缝钢轨采用混凝土短轨枕整体道床,这种新工艺区别于现行铁路线上的轨道,您将看不到枕木和石子。这种铺设技术在目前高速铁路的铺设中广泛采用,在国内地铁轨道铺设中也是最先进的技术。
施工焦点
保舒适地裂缝带轨道“加垫子”
西安地铁二号线是国内首个穿越地裂缝的轨道交通线路。该线穿越12条地裂缝带,涉及2.32公里区域的轨道铺设。如何在地裂缝地区预防沉降带来的运行难题?
据了解,在地裂缝条件下,允许的最大地质沉降值为50厘米,但容易造成地铁轨道的不平稳,带来乘坐时的不适感。铁轨道的不平稳,带来乘坐时的不适感。
负责施工的中铁一局项目部将在西安地铁轨道铺设中实施新工艺,采用整体式可调节框架板,宛如在轨道下加垫一个橡胶垫,确保轨道不会因地面沉降而产生颠簸。
据悉,可调式框架板轨道结构是国内自主研发,由北京城建设计院为西安地铁量身订做,在国内轨道施工领域首次使用。
保文物地铁运行震动小于汽车
二号线要经过城墙、钟楼等区域,如何实现对文物等敏感点的防护?据悉,轨道铺设将采用世界上先进的钢弹簧浮置板道床减震降噪技术,该减震技术属德国技术。
西安市地铁公司工程处副处长张少兵说,二号线沿线有钟楼、南北城墙、广电中心等6处敏感区,共计2.28公里的范围,采用这种减震技术,大大降低地铁列车运行时对周边环境和地下文物古迹的震动影响。减震后,地铁运行中对钟楼的震动,将低于地面车辆带来的影响。
■建设进度
南段会展中心站月底开始铺轨
二号线铺轨工程北起铁路北客站,沿未央路、北大街、南大街、长安路,南至韦曲,双线总长62.08公里。
二号线共设3个铺轨基地,分别为行政中心站、会展中心站和潏河停车场(最南端)铺轨基地,并在永宁门(南门)车站建备用辅助基地。北段铺轨已开始,南段会展中心基地,目前设备和材料正在进场,计划9月底开始铺轨。由于目前部分地段尚未实现洞通,因此铺轨将采取“见缝插针”、跳跃式作业的方法,当具备铺轨条件时,立即组织轨道铺设,确保多个平行作业面交叉作业,争取年底前完成北客站至会展中心站的铺设。
据悉,轨道平均每天能铺设50~70米,相比于地下盾构每天7至10米的推进速度,铺轨速度将大大提高。
西安人坐上地铁还得多久?
据悉,地铁施工依次要经过四个标志性阶段:洞通、轨通、电通和车通。
洞通:指地铁隧道实现贯通。地铁二号线原定本月底实现洞通,洞通已经进入倒计时。目前,除城北北苑站至北客站、安远门至北大街两段,正在进行盾构收尾工作。
轨通:指铺轨工程结束。目前“轨通”正在加速推进。
电通:指供电系统安装调试完毕。有关二号线的一系列设备招标工作已于7月份结束。地下机电设备,通讯信号工程,车站空调、照明、配电、消防等一系列配套工程已陆续筹备。车站装修也将陆续在有条件的车站启动。
车通:在以上“三通”的基础上,只是具备了行车条件,但不等于通车,等地铁试运行结束后,方可实现车通。
按照西安地铁的施工进度,今年实现洞通和轨通;明年主要实现电通,完成设备安装和车站装修,初步具备运行条件;后年,地铁列车将到位,并进行前期试运营,最终实现正式通车。 (华商报-华商网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孙洪伟 采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