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查看日志|返回日志列表

陕西90后大学毕业生调查:90后走入"责任时代"

标签90后  新浪微博  毕业典礼  原住民  2012-08-22 10:35

90后大学生欢庆毕业

“罗怡,我爱你!再不说就没机会了,求上墙!”在2012年7月7日西安交通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微博墙”第一次启用,大屏幕投影不间断播放着新浪微博西安交大毕业典礼区的各色留言。该留言一出,在场的90后学生们掌声雷动,欢呼雀跃,随即便有更多的“表白帖”、“感悟帖”不断涌现,将毕业的复杂情愫展现得淋漓尽致。

90后,这代含着金钥匙,泡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们,这些网络时代的“原住民”,从出生开始,就受到世人的广泛关注。特别是近几年来,“幼稚”、“任性”、“叛逆”、“非主流”、“雷人雷语”……各类标签贴满了90后的成长轨迹,更成为他们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2012 年7月,第一批90后正式结束了自己的高等教育,走入社会,或者继续深造,开始真正面对自己的“责任时代”。这一年,可谓90后的成长“元年”。那么,这些孩子当下的现状如何,他们又面临着哪些压力和困惑?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新生代”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最真实的生活。

初涉社会:责任压不垮稚嫩的肩

凌晨2时,火热喧嚣的武汉已经沉睡。一抹台灯的光亮,来源于一间普通的员工宿舍。一张仍显稚气的面孔,仍在认真回味白天的培训笔记。

刘雁楠,1991年3月出生,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现就职于上海一家信息技术公司,入职培训被安排在武汉。“白天由老师给我们上课,学习软件的操作和系统的构建,内容很多,压力山大呀!”刘雁楠感叹道,“学习的进度赶不上教学,只能晚上开夜车到两三点,预习第二天要讲的内容,感觉比上大学还累!”

走出校园的意气风发,无情地被现实所阻隔。刘雁楠的同事们,有的来自北大清华,有的是有着丰富阅历的老员工。“身边高手如云,自己毫无优势可言。大家的自我要求都很高,与他们相比,我感觉差距很大。”而对于未来,刘雁楠有自己的期待:“先认真学习提高,以后我想创业,我希望有自己的事业和更多的自由。我想有一个美满的家庭,给父母幸福的晚年,我的成功便是给他们最好的礼物。”

在喧嚣的社会中,像刘雁楠这样沉静下来,认真工作学习,积跬步以至千里的90后,并不鲜见。一项调查指出,在为成功奋斗的过程中,90后更相信自我的力量。在回答“什么是成功最需要的条件”的问题时,26.3%的人认为是“才干、知识、技能”,22.1%的人选择了“机遇”,16.2%的人相信成功的关键在于“勤奋努力”。90后的积极进取、务实精神,甚至令早已为社会所接纳的80后们咂舌。

2012 年7月9日,流经汉中市南郑县牟家坝镇的冷水河暴发百年不遇的洪水,河里不时翻滚着上游冲下来的浮木、电冰箱、小汽车。正在现场执勤的民警突然发现,有个女记者正从河上一座摇摇欲坠的小桥上穿过。未等民警制止,女记者已经几个箭步跳到对面,开始在淹没脚踝的淤泥里采访了。

陈雯婷,1990年2月出生,爱玩微博,爱嘟嘴自拍,是个典型的90后。“当时我真不知道害怕,我的师父说这是‘初生牛犊不怕虎’。那么大的暴雨,我们坐着别人的摩托车,在山路上摇摇晃晃,终于到了现场,总要采到新闻吧!”她回忆说。在陕西师范大学读完新闻学本科后,她经过自己的努力,进入电视台工作,成为一名新闻记者。从业以来,经历了多次重大事件的采访摄制、后期制作,面对工作时,完全没有稚气未脱的感觉。“工作很累,但是我也乐在其中。我也没有远期目标,想那么复杂干什么?把当下的事情干好就行啦,不用问家里伸手要钱,还能为妈妈和奶奶买点东西,真开心!”陈雯婷如是说。

攻读深造:有心或无奈的选择

与人们往常印象中的90后不同,1990年5月生在嘉陵江支流——涪江畔的林凌,早在7岁就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辛。

年幼时父母外出打工,林凌一直由爷爷奶奶抚养,每天背着米和菜,走十几里的山路到学校读书,中午由老师为他们做饭。时年7岁的林凌也偷偷哭过鼻子,因为,她的菜被人偷走了。上初中时,林凌在县城住校,数次亲眼目睹大老鼠旁若无人地从她们宿舍穿堂而过。“和《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一样,我们在冬天也得露天吃饭,有几次嚼着冰冷的米饭,我的眼泪都掉进碗里了。”为了走出大山,她发誓要好好学习。甚至为了去市里读高中,她平生头一次绝食,抗议爷爷让她在县城上学的命令。

2008年,18岁的林凌考上大学,第一次来到西安。“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平原!”她这样回忆。2011年西安世园会,她带领着本学院的几十名志愿者,出色地完成了世园会所赋予的重任:操着流利的英语引导外国人参观场馆,在酷热难耐的伏天坚持服务。他们也曾叫苦叫累,但这群素来被认为集体意识淡漠的90后,却最终用坚持和毅力捍卫了集体的荣誉。

2012 年,林凌拿到了全额奖学金,被保送到本校继续攻读研究生。她这样评述自己的经历和未来的打算:“许多人说我一路走来很苦,但回顾自己的道路,似乎开心总比艰辛多那么一些。我的目标很简单,干一份喜欢的工作,为未来而努力。无论生活平淡或刺激,我都要牢记家人、父母用自己的艰辛和勤劳铸就了我成长的历程,工作以后,我一定会尽力弥补他们,感谢那些帮助过我的人。用小学老师的话说:‘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这个多元化、用实力说话的社会,形形色色的历练,锻造了90后坚强的心理。在我们传统的概念里,90后应该物质条件极大丰富,生活一概由家长包办。而林凌的经历,则传递了久违的小草般坚强成长的精神。

不得不说,90后的学业压力十分惊人,奥数、升学、高考、考研,在这种近乎残酷的学习竞争下,他们不仅没有被压垮,反而以极为平和的心态面对这一切。

“很随意嘛!”这是1990年6月生的杨妍的口头禅。这个毕业于西北大学英语专业的女孩,因为高考未能如愿录取到理想的专业,大学几年都奔波于本学院和新闻学院之间,在辅修新闻学。最终,她拿到了双学位,也以394的高分考取了西安交通大学传播学的研究生。随后,在高新区管委会实习,考取教师资格证……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考试和实践,在她看来都举重若轻,一句“很随意嘛”就全部予以囊括。这些在常人看起来需要艰辛努力,励志坚持的事情,就这样被杨妍淡然处之。

另类风景:支教实习获益良多

清澈湛蓝的天空,明亮晃眼的阳光,令人心驰神往的色调,是内蒙古大草原给薛璇玑的最初印象。薛璇玑生于1990年10月,于西安交通大学毕业后,她向学校申请成为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前往内蒙古支教一年。

“同学们,上课了,请大家翻开课本。”温柔的女声弥散整间教室,同学们专注的目光投射在讲台上,激烈的讨论声不时响起。早上7时20分准时签到,开始工作。在上课之余,整理学校档案,组织学生活动,这便是薛璇玑和团员们的生活。“来到了内蒙古,才知道天气也有‘随机模式’,眼看着晴空万里,瞬间就风雨齐来,我们已经不会穿衣服了。”薛璇玑说,“支教远没有想象中的简单,很辛苦,这一年也不会太平静。学生很喜欢我们,面对学生渴望的眼神,我恨不得自己是一部百科全书,将全世界展示给他们,让他们多一些对未来的憧憬,对未知的渴求。”

和薛璇玑的经历有几分类似,几位即将毕业的90后学生,也迈出了自己走入社会的第一步。

2012年7月16日,来自17所高校的50名学生,走进陕西省政府的工作部门,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见习生活。8月2日,在省政府发改委社会处实习的大四学生曹阳,正在忙碌地做一个投资计划的报表。

“刚开始来的时候什么都不懂,现在终于顺了一些。”曹阳说。这位1992年11月出生的女孩,5岁上学,在小学三年级跳级,2008年高考却因为粗心没涂答题卡而补习一年。现在,她即将拿到西北大学的信息管理、金融学双学位。“很多人说我们90后非主流,不懂事,在我看来,这些评价仅限于这个群体中极端化的个人。大部分90后积极向上、富有责任心、勇于创新。我们喜欢暴露自己的情绪,也渴望被关注、被认可。”曹阳说。

年龄尚小的曹阳,却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极为明晰的规划:大学毕业后进银行工作,两年后读MBA,进一步发展。工作后经济独立,也要改善父母生活,让父母不再辛苦工作,周游全国。

而 1992年6月出生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生郭秉森,则有个简单的目标:考研,工作,30岁前立足,有自己的家庭,过平淡的生活。“在省政府实习,我深深体会到了责任、创造、主动性,也在大人们身上学到了许多人生价值的新观点。擅长于接受新思想、新事物的90后,在重大事件来临时,表现也绝不会亚于前人。” 郭秉森这样说。

网络“原住民”:他们比谁都孤寂

“虚拟一代”,这似乎是对90后最恰如其分的概括。

他们刚懂事,就历经了中国互联网的快速普及,电脑、手机已经和前人的游戏机、橡皮泥一样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必需品。90后的孩子们每天拿着手机,在方寸大小的屏幕上驰骋拇指,沉醉于虚拟世界。无论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大小情愫,都要在QQ、人人网、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等工具上展露无遗,怡然自得地关注、被关注,留言、互动。在90后的眼中,虚拟世界比真实世界完美得多、也真切得多。

生来就对网络的亲近,独生子女的孤独,升学压力的焦灼,让90后与前人确有不同。他们渴望被关注,被理解,这源于心中不可排解的孤寂感;他们喜好表达,反感内敛,直来直往的话语多少让人感到有些刺耳;沉迷网络,醉心工具,却反过来被网络把持的“异化”则多少让人感到担忧。

“同学们,当你们有了初步的认知能力时,就感受到这个世界不安静,网络是你们与生俱来的偏爱。”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郑南宁对90后的毕业生们说,“然而,互联网文化和大量的信息已成为人类思想的竞争对手。特别是在我们的现实社会中,面对理性思考频频被物欲横流的喧嚣所淹没,还有互联网中的焦虑、抱怨、发泄、低俗对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带来的冲击,大学和你们都要有对自我的拷问和对思想的期待。”

的确,在喧嚣的网络世界,许多社会问题、负面性都会被无限放大,当快速消费的网络文化充斥90后的精神世界时,理性思考、平心静气地做事就显得尤为可贵。

“喜欢自拍,是因为眼睛本来就大呀!玩微博,这也是这代人的潮流,不玩多孤单啊。但我觉得主流文化既然是主流,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就一定有它的道理。同时我也不反对非主流,社会应该给90后多一些空间,多一些宽容。”一位90后学生对自己这代人的看法,颇有几分小大人的味道。

两个世纪的90后:谁言青年不壮怀

“大学在你们心灵中播下独立思考和对生命感悟的种子,同学们在继续追求自己的理想过程中,坚持思考和读懂这个社会,才能赢得未来;唯有在心中怀有强大的家国情怀,才能使你们的人生更有意义。”这是身为50后的郑南宁对学生的期许。

或许,在90后的孩子们看来,这些期冀离他们还很遥远。但是,为了这个目标,中国的1890后一直到1980后,已经为之奋斗了百余年。

1905 年,延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废除,1890后的青年们,大多十余岁,四书五经的知识结构和价值观,全部要重新构建。在那个变革的时代,100年前优秀的 90后纷纷涌现:周恩来,1898年出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茅以升,1896年出生,“一定要造出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现代化大桥!”;竺可桢,1890年出生;郭沫若,1892年出生……他们在所生活、成长的时代,也曾被前人质疑、评判。而就是这样一群90后,他们筚路蓝缕,在那充满了热血青春的年代,成为了时代的领路人,主宰了民族命运。

100年后,中国同样生活着一群被深切关注的90后。时代所赋予的精神特征,也要求90后必须担当起属于自己的使命。

“顽石尚且期望来世间走一遭,人生在世又岂能虚度。学人所长、补己所短,努力工作,多读一些书,力所能及地多做一些好事,我的人生不求富贵闻达,但求能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2012年,从西安交通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后,21岁的叶苏历经艰辛努力,通过省考,回到家乡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当了一名公务员。他沉稳的表情,如一泓清水。

1900年,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这样评价青年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这一论断,从不曾过时。(陕西日报)

分享 273 次阅读 | 0 个评论

留下脚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