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大啊!”在大约一个小时的时间里,这句话梁进学至少重复了十次以上。他脸色灰暗,表情迟滞,说话常短暂停顿。这位1993年入行金融、2006年开始从事信托的业内老将,从去年底开始遭遇他从业以来最为灰暗的人生。
因融资方出现还款困难,他担任信托经理的“陕国投·裕丰公司”信托计划风险爆发,导致包括他在内的陕西国际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陕国投”)信托五部的多位工作人员被“待岗学习”。而一旦危机爆发,2012年净利润为2.61亿元的陕国投或将“兜底处理”6亿元本息,巨额亏损将压身。
更令他窒息的是,这个牵连着多家上市公司、银行债务、房地产项目、实业资本、高利贷的信托品种,是否会引发连锁反应及最终如何收场,目前尚无法预料。
6亿元黑洞引监管层整治
4月22日,《华夏时报》记者在位于西安高新区的陕国投公司找到梁进学时,他刚从江苏、河南出差回来。负责“陕国投·裕丰公司”信托项目后,通常每个月他都会去那里出差一两次。
陕国投为河南裕丰复合肥有限公司(简称“裕丰公司”)开发了两种信托产品:2012年4月11日,本金为7000万元的“裕丰一期”设立,信托期限1年,借款用于裕丰公司复合肥一期项目的生产经营活动;2012年7月25日,陕国投设立“裕丰二期”,用于裕丰公司复合肥二期120万吨项目的建设,融资金额为5亿元,期限是1-2年。两期计划的信托经理均为梁进学。
按照信托计划,“裕丰一期”已经到期。依照惯例,清算完毕,受托人应发布清算公告。不过,记者并未在陕国投官网上找到相关信息。
“一期的本金和利息兑付情况我不了解。”梁进学的回答令人意外。追问得知,因裕丰公司存在可能导致无法按承诺及时偿付的风险,身为信托经理的他已经被公司停职,有关裕丰信托事务直接由公司专门成立的“领导小组”负责处理。
经本报记者调查,融资方裕丰公司实际控制人鲍崇宪疑因资金链断裂陷入泥潭,导致裕丰公司在建复合肥项目进展缓慢,无法按计划达产达销并产生现金流和经营收入,很难按信托计划及时偿付贷款本息。这意味着,陕国投将面临约6亿元的“刚兑”危机。
北京一家资本研究中心研究主管端直(化名)表示,基于品牌和信誉在拓展业务上的重要性,以及监管部门“确保兑付”的要求,信托业内一直有“刚兑”的潜行规,即信托计划出现不能如期兑付或兑付困难时,信托公司需“兜底处理”。
据公开信息,陕国投2012年净利润为2.61亿元。一旦危机爆发,“刚兑”或导致陕国投出现暂时性巨额亏损。
本报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监管部门已经注意到陕国投潜藏的信托风险,陕西省银监局今年3月底还下发《金融监管提示通知书》,要求陕国投进行整改,一个月内提交整改报告。据本报记者拿到的陕西省银监局《通知书》显示,监管部门直指陕国投存在的六大问题,包括缺乏全流程风险管理体系、风险处置能力较弱等。
信托贷款疑被转移
将陕国投推到尴尬境地的项目,位于河南省南阳市邓州。
来自江苏无锡的地产大佬鲍崇宪2009年成立裕丰公司,占地500余亩,生产复合肥。一期生产线年产80万吨,2010年投产。二期工程规划年生产能力120万吨,2012年下半年建设完工,计划总投资13亿元,其中包括陕国投的5亿信托贷款。
4月25日下午,本报记者在裕丰公司二期工地上看到,除3个仓库完成框架结构外,工地上只有零星的柱子,杂草丛生的整个场地施工人员不到10人。
两位蹲在工地门口的工人称,这个工程没有资金,还拖欠工人工资,从2011年3月奠基后,做做停停,到现在仅完成30%左右的工程量。今年也是最近才开工。
正在附近麦田干农活的邓州市湍河办事处水车村村民告诉记者,这片麦田也属于裕丰公司二期工地,村民的麦地已经被征走3年了,但一直没有建设。
记者注意到,裕丰公司一期厂区处于生产状态。但值班人员介绍说,在2012年下半年前,工厂24小时生产,但其后改为12小时,只是白天上班。工人人数也从之前的近400人,减少到现在的100多人。记者希望采访公司负责人,被告知老板不在,并拒绝记者进入公司。记者联系到裕丰公司二期工程负责人钟怡海,钟亦拒绝接受采访。
已在裕丰公司工作两年的王先生说,公司出现资金问题的直接表现就是原料跟不上。“有客户开车来拉产品,但原料进不来,产品也生产不出来。”他表示,目前属于化肥的旺季,本来春节后就应加大生产,但现在因为没有原料,两个车间每天生产不到200吨,而高峰时,一天至少能生产900吨。
就在记者采访当天,裕丰公司还发出通知,不让工人辞职。
多位公司职工表示,生产能力大幅减少,二期工程陷入停工状态,都与资金链断裂有关。“如果老板不把生产资金抽去江苏无锡等地搞房地产,复合肥公司也不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上述职工王先生说。
一位从2009年就一直在裕丰公司担任领导职务的人士对记者表示,2012年听说从陕西融资5个亿,工人们还高兴了一阵子,“公司初期投资建设劲头比较大,后来一期项目出现流动资金紧张,二期项目建设经常停工,企业瘫痪在这儿了”。
资金链紧张拖垮实业
梁进学4月22日向记者证实,从去年10月份开始,二期工程推进缓慢,年底建成投产的计划落空。
关于专款专用的信托资金去向,梁进学表示,裕丰公司账务显示,5亿元贷款中,1亿多用于基建,3亿多用于购买设备;虽然在核查中发现机器购买价格存在虚高的现象,但相关支出都有票据。
按照梁所述,从去年底开始,陕国投就注意到了裕丰公司可能存在无法按时兑付本息的风险,多次前往江苏与鲍崇宪沟通,要求对方按承诺推进项目建设。也就是从那时起,他们发现,鲍已经债务缠身,不少债主上门索债。
公开资料显示,1968年出生的鲍崇宪以房地产起家,在江苏无锡市中心黄金地段拥有大量商业地产,此外,还涉及商贸、旅游等诸多领域。
本报记者在无锡调查发现,鲍崇宪控制下的公司中,仅在无锡的能查询到的就有十来家,但往往是由他和妻子王星星,以及女儿鲍玉洁共同作为出资人。
鲍崇宪走入公众视野,是2010年控股上海昔日首富周正毅旗下老牌上市公司ST海鸟(后更名为ST澄海)之后。至今,他控制的东宏实业持有ST澄海21%的股份,为该公司最大股东。ST澄海目前处于停牌状态,鲍崇宪一直在积极推动资产重组。
种种迹象显示,鲍崇宪设立裕丰公司,以及通过陕国投信托贷款做大裕丰,与重组ST澄海紧密相连。根据公开报道,鲍有意将裕丰复合肥项目注入ST澄海。
在业内人士看来,在影响重组的众多因素中,裕丰复合肥项目经营状况非常重要,其盈利能力强弱,决定了鲍在重组后的获益多寡。通过信托融资,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
从陕国投裕丰公司二期信托计划书中可以看出,为了完成这笔“风控”严苛的信托贷款,鲍将其大量资产进行了抵押、质押,包括无锡保利资产经营实业有限公司所拥有的105套营业用房(评估价值合人民币7.6亿元)、无锡湖玺实业有限公司的四套商业用房(评估价值合人民币4亿元)、裕丰公司64%的股权(评估价值约4.17亿元)等。
鲍崇宪非常看好裕丰复合肥项目前景。信托计划书称,裕丰公司将成为河南最大的复合肥生产基地,步入全国复合肥生产的第一梯队。
不幸的是,这个一期项目运转良好、二期前景光明的企业,在实际控制人资金链出现紧张后,恹恹势颓。记者日前致电鲍崇宪,听明记者身份后,他立即挂断电话,其后不再接听。
“鲍崇宪的摊子铺得很大,战线拉得太长,再加上遇到货币紧缩,结果出现了资金紧张。”无锡市金融办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说。
通过查询最高人民法院执行信息发现,鲍崇宪和王星星,以及其控制公司有多起被执行记录,其中数额较大的有:裕丰公司2012年12月一笔3500万元的被执行案等。
无锡市金融办一处室负责人向本报记者透露,鲍的资金问题早已引起他们的关注,该办甚至做过一些内部调查报告,“鲍旗下公司在四五家银行的多笔贷款都出现了逾期,涉及金额大概有5亿元。”
信托风险如何转化?
一切正朝向不利于“陕国投-裕丰公司”信托产品偿付方向恶化。
4月23日,记者第二次走进位于西安高新区陕国投24层大厦时,大堂保安已经不似第一次进入时那样顺利放行了。
面对记者,陕国投党委副书记、副总裁兼董秘姚卫东仍坚称,裕丰公司二期项目推进正常、信托业务正常,不过对于裕丰一期清算、裕丰二期利息支付情况,他均以近日将召开股东会为由拒绝介绍。
“我过去做城投、基建项目,都很成功。这次做民企项目却出事……”与姚卫东殊异,梁进学坦承失误并反思。
记者提出质疑:裕丰信托产品设立前,裕丰公司实际控制人鲍崇宪胞弟、裕丰公司总经理鲍崇民曾因内幕交易被查处,并被证监会通报。在这样的情况下,陕国投为何坚持向裕丰贷款?
对此,梁进学回应说,在尽职调查前,陕国投已经掌握相关信息,但认为,内幕交易是鲍崇民个人行为,与河南裕丰“没有关系”。
端直表示,信托融资一般设有严格的“风控”措施,如强制执行公证等,以保障能完全挽回经济损失;但事实上,一旦融资方无法按时偿付,后续执行耗时耗力。而对于信托公司而言,处理不及时将影响公司声誉,甚至会危及开展信托业务资格,因此出现问题时多变通处理。
在端直看来,对于上市类信托公司而言,因为财务透明度较高,一旦发现信托风险,不太容易隐藏,“如果裕丰公司信托产品出现问题,陕国投如何处理,值得观察。”
“最近几年国内信托业务处于牛市期,爆发出的问题不多,但随着金融监管加强及宏观经济变化,以及信托业务量增长放缓,信托风险可能会逐渐爆发,应该引起业界和监管部门重视。”端直表示,虽然信托不属于债务范畴,但这种可归结于“影子银行”类金融产品,一旦大面积出现风险,将产生类似于债务危机一样的破坏性。(华夏时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