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发现,陌生人通过网上相约自杀成为近年来自杀行为的新现象。而尊重生命、预防自杀也成为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及法律界人士探讨的热点。
自述
曾自杀被家人发现后醒悟
小美,23岁。见到她时,如果不是看到她手臂上的刀痕,一点也不会联想到,她曾有过自杀倾向。
两年前,感情受挫的小美,在百度贴吧和一些论坛里写了想自杀的意愿,希望找一个伴,“于是有人主动找来,向我推荐了一个群,我就加入了,”小美说。小美说,这个群里有三四十个网友,大家都是讨论自杀的方法。在网上,小美与网友共同搜索安眠药卖家,“网上随便买,他们不会查买家的身份和用途。”因有时买到假药,小美便和网友连走多家社区医院陆续开药,一家家医院地凑够几百颗。
小美说,起初对死的信念还不怎么坚定,但加入这个群后,让她变得更加厌世。“其实阴暗、厌世的情绪是可以传染的。”小美说,2011年初,她凑够安眠药,在打算结束自己的生命时被家人及时发现,接受心理治疗后,她成功摆脱死亡魔咒,回归健康生活。小美说,从她走出心理理疗室的那一刻,她便毅然决然地退出了此前加入的那个自杀群,让自己彻底面对阳光生活。
观察
网上相约用极端行为结束生命
按小美说的,记者加入到一个与自杀相关的群。
群里一名叫“厌世××”的网友,在个人主页上写着:“我对一切都是那么麻木,缤纷的世界对我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一个没有精神支柱的人活着有意义吗?”文字失意冰冷,让人不免担心。除了这个群,通过网络搜索,记者还找到了十余个自杀QQ群。这些自杀群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群内文字阴森冰冷,讨论的话题让人不寒而栗。
在搜索引擎中输入“相约自杀”,显示结果为1410万条,搜索“自杀论坛”,显示结果“5200万条”。在这些搜索结果中,记者进入“自杀论坛”,一则帖子写着:“约定的天堂,寻找那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没有悲伤。难忘。如果你真的厌烦了这个世界。能许下勇气。加QQ群××××。如果只是为了凑热闹的。请不要加了。”
而在另一个论坛里,有网友发帖称,“有感觉活着没劲的想自杀的进来,也许你正在倒计时你的生命……群号××××。”此帖下面的一位跟帖者有些犹豫,“有点怕……自己死了很对不起爸爸妈妈,死了什么都做不了了……”紧接着,就有其他人来劝说,“当你改变不了现状,当这个社会变得陌生,当上天不再眷恋你,一切都该结束了。”
记者观察发现,自杀QQ群和论坛中,以年轻网友居多,年龄在18岁至26岁之间,这里,甚至有人推销自杀用的药品。
专家
对身边人敏感点或可避免悲剧
陕西省紧急救援协会副会长兼心理危机干预专业委员会主任李豫成说,当一些具有自杀倾向的人聚集在一起时,会产生一种心理感染或心理暗示。面对死亡每个人都会恐惧,但当具有自杀倾向的人聚集在一起时,从众的心理暗示会让人克服内心的恐惧和懦弱,这就是网上相约自杀群体产生的根本原因。
这种聊天群肯定对社会会产生负面影响。这种群体的做法在一些国家是被明令禁止,甚至违法的,但我国目前尚无法律约束。
李豫成说,目前,仍未找到合适的预防自杀的方法。国内现在有几家危机干预组织,在遇到有人想自杀的情况下,可以介入干预,进行帮助和心理治疗。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专职咨询师何良说:“常见的自杀者,多是有情绪上的疾病,比如抑郁症。”数据显示,约20%的重度抑郁症患者自杀成功,而抑郁症患者实施自杀的概率远超过这个数字。何良认为,通常被干预成功的自杀者,一是对世界比较留恋,二是和身边人的关系还可以,但往往感到万念俱灰的自杀者,加上与周边人群关系不和,干预失败的可能性更高。
何良说,预防“相约自杀”,要从预防自杀念头开始。因此,引入心理危机干预尤为重要。他建议,当一个人遇到挫折和困惑时,可以找好友倾诉,或者找专业的心理工作者咨询,不要寻求那些所谓“同病相怜”的“志同道合”者。家人和朋友能及早发现他们的不良情绪、异常行为时,能够给予及时疏导,严重的送往医院治疗,并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的关怀,让他们感到未来的希望,就能改变他们轻生的念头,大大减少自杀行为,挽救更多人的生命。
律师
提供条件但未自杀 应担刑责
陕西浩公律师事务所主任王浩公说,针对两人以上自愿相约自杀的行为,如果相约双方均自杀身亡,不存在犯罪问题;但如果一方自杀成功,另一方因临时改变主意而未实施自杀行为,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未死的一方为自杀提供了条件,那就存在帮助他人自杀的意图和行为,应构成故意杀人罪。
对于传播自杀信息的网络平台应承担什么责任?王浩公说,目前对于此处的监管尚属空白,一些网络公司开发的基于Internet的免费即时通讯工具,目的是为了使用户便于进行及时交流,网络公司仅提供网络技术服务和交流平台。
对于网络用户多次在不特定论坛聊天工具中发布有害自身,及他人生命的信息,网络公司负有事后被动审查、监管的义务,即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或确知侵权事实存在的情况下,网络公司应采取必要处置措施。
王浩公表示,要想更好监管这些信息,只能希望网络公司加大对所属聊天工具聊天室申请时审核,严格限制一些涉及敏感词内容的聊天室通过使用申请。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
张波 段晓宁 采写
自杀先兆
自杀人群实施自杀行为之前,很多人内心都是矛盾的,自杀者通常是有先兆的
行动表现异常
比如会突然向亲朋好友赠送礼物,在他看来,这就意味着一种告别
突然向熟悉的人提出要求
比如想实现一直以来很难完成的事情,这也预示着一种结束
倾诉
有些人在自杀前会开玩笑告诉周围的人,他不想活了或是抱怨活着没有意思等等,事实上他是在为自杀做铺垫,但更多的是一种呼救信号,但这种信号通常被身边的人所忽视
如果身边的人能够敏感一点,很快认识到这种信号的出现,这时候能有专业人士的介入,悲剧就可以避免。
■知道一下
什么是网络自杀
网络自杀(Internet Suicide)指,通过互联网而实施的自杀行为,谋求自杀的个体借助网络的便利达成自杀协定,相约赴死,因此也称网络集体自杀(InternetGroupSuicide)。
2000年10月,日本首次曝光一例网络自杀;2003年此类自杀造成的死亡数为34例,2004年为50例左右,2005年则攀升至91例。
虽然大部分的网络自杀发生在日本,但现在这种自杀模式已蔓延至中国、韩国、德国、澳大利亚、挪威、英国、加拿大、美国和瑞典等国家。(华商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