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评价系列报道之一幸福指数幸福指数:就是用以反映民众在特定时期内生活幸福水平的变化程度。幸福指数作为评价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的满意度,而且越来越成为各级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省信息中心在总结幸福指数研究领域机构、社会专家相关调查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陕西省幸福指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综合评价量化模型方法,对我省各市(区)年度幸福指数进行了综合评价。陕西省信息中心所分析的陕西省居民幸福指数指标体系,由居民生活质量、生活条件以及居民幸福感受三方面构成,共18个指标。
幸福在哪里?
——2011—2012年度各市居民幸福指数评价
城市,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也是人类群居生活的高级形式。我们在城市里生活,在城市里快乐,也在这里死去。城市是现代人生活和梦想延展的地方。
在目前区域行政管理层级下,城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省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在市域发展的能动作用下、市域竞相发展的推动下实现的。
陕西省信息中心2010年开始对陕西省市域发展水平进行评价。这可能是我省引导省内区域协调发展,以至于牵引全省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目的在于:一是引导市级政府发展决策方向,促进市域坚持科学发展;二是促进和引导各市发挥优势、扬长避短,能够在竞相发展中以科学的发展方式支撑和推进全省科学发展。
为了理性客观的分析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陕西省信息中心选择了居民幸福指数、文化软实力、区域综合竞争力、新型城镇化水平、城市宜居水平等五个方面,按照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要求开展综合评价,通过数量化测度获得综合发展指数,并进行结构性分析,得出优劣之方向,提出发展对策建议。本报将就这五个话题陆续进行报道。
“你幸福吗?”生活中常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人们不禁发问:到底幸福为哪般?幸福与否,如何界定?怎样才会更加幸福?近日,陕西省信息中心最新成果《2011-2012年度各市居民幸福指数评价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公布。在这份权威报告中,我们或许可以找到满意的答案。
幸福指数上升了,幸福感受下降了
已过而立之年的王军是一位中学教师,对自己现阶段的生活现状“还比较满意”,“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我的收入不算太高,但是全家人身体健康,过得还挺开心。”谈及对生活的期待,王军希望孩子上学难的现状能得到缓解,开学就要读幼儿园的孩子户口还在老家,为了让女儿有学上,王军夫妇没少费工夫,最终在离家十几站远的幼儿园解决了孩子的上学问题,“学费太贵了,我和妻子大概算了笔账,幼儿园三年的学费可能要比一些大学生的学费都贵。”王军坦言,“以前总觉得日子过得挺惬意,但是给女儿找幼儿园这一件事情让我觉得孩子的教育是个很大的难题,以后她还要读小学、中学、大学,困难还很多呢。”
这是西安一个普通市民的快乐与忧愁,幸福与烦恼,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呢?
所谓幸福指数,就是通常所说的幸福感的量化,或者说是生活质量的高低值。主要是指人们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和主观偏好来对自身的生活状态所做出的满意程度方面的评价。作为一种心理体验,幸福指数被提出已30余年,已然成为人们生活事业的满足感、心态情绪的快乐感、人际关系的价值感的有机统一。
陕西省信息中心《报告》的数据显示,人们的幸福指数上升了,但幸福感受却在下降。2011—2012年度,全省居民幸福指数较上年度有所提升。从居民生活质量、居民生活条件、居民幸福感受三方面分解看,全省居民生活质量增长6.89%,在居民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就业水平、社会保障水平四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进步的同时,公共卫生质量略有退步;全省居民生活条件增长7.26%,其中,教育条件、交通条件和公共卫生条件三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进步,教育条件改善的增长幅度更是达到75.34%的高值,但是,人居环境和居住条件有所下降;全省居民幸福感受下降12.52%,除职业发展满意度和业余生活满意度外,其余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寻找陕西最具幸福感城市
近日,省长娄勤俭在接受凤凰卫视专访时寄语:“历史文化看陕西,现代崛起看陕西,未来期盼看陕西”,让人们看到了幸福陕西的新面貌,在纵贯南北的三秦大地上,到底哪个城市是陕西最具幸福感城市呢?《报告》给出了权威的回答。
最典型生活质量和生活条件型幸福城市:西安市、渭南市。西安市居民生活质量、居民生活条件得分在全省十市中均排第1位。西安市的居民收入水平、消费水平、交通条件、居住条件、公共卫生条件等五项指标全省领先,社会保障水平、人居环境和公共卫生条件三项指标也位居前列。
《报告》显示,渭南市居民生活质量、居民生活条件两方面得分在十市中分别排第4、3位。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全省第一、儿童入学率99.7%、合疗参合率达98.75%、城乡居民参保人数达97.08%、就业率达95%以上……这一系列数据都成为渭南人幸福的源泉。
最均衡发展型幸福城市:宝鸡市和汉中市。宝鸡市居民生活质量、居民生活条件和居民幸福感受得分分别排全省第3、4、3位,三方面发展较为均衡。具体指标中,除收入水平得分略低外,其余指标得分均属全省中上游水平。而与宝鸡比较,汉中市属于较低层次上的均衡型幸福。汉中市居民生活质量、居民生活条件和居民幸福感受得分分别排全省第6、7、5位,三方面发展较为均衡。
典型的生活质量型幸福城市:铜川市。铜川市在居民生活质量方面得分排全省第2位,与首位的西安市得分相差不多。与上年度相比,铜川居民幸福指数增幅位居全省第4位。
最典型幸福感受型幸福城市:商洛市、安康市。商洛市和安康市居民幸福感受分别居全省第1、2位,商洛市居民生活质量、居民生活条件两项在十市中排第7、8位,安康市居民生活质量、居民生活条件两项在十市中排第8、6位。从具体指标看,商洛公共卫生质量、人居环境、身体健康满意度、社会环境满意度四项指标得分均为全省第一。而安康幸福指数增长20.12%,增幅位居全省首位,居民生活质量、居民生活条件和居民幸福感受均有所上升,居民幸福感受涨幅最高,位居全省首位。
幸福指数低下型城市:榆林市、咸阳市、延安市。榆林市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就业水平和公共卫生质量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但是教育条件居全省第一,交通条件、人居环境和公共卫生条件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业余生活满意度、心理健康满意度、发展认同满意度和社会环境满意度得分较低,需引起重视。咸阳市就业水平、消费水平、社会环境满意度位于全省前列,其余指标均位于下游水平。而延安市除社会保障水平、职业发展满意度、家庭生活满意度、业余生活满意度和心理健康满意度得分高于全省平均外,其余指标得分均不高。
按照幸福指数70分以上为幸福、70-60分为较幸福、0-50分为一般幸福、50分以下为不幸福划分等级,西安、宝鸡、铜川、渭南总体达到了幸福等级,汉中、商洛、安康、榆林为较幸福等级,咸阳、延安为一般幸福等级。
怎样让百姓更幸福
幸福在哪里?怎样能更幸福?每个人都在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去医院看病的患者说,如果挂号看病难的问题难解决,就是幸福;民营企业家说,如果企业能健康快速发展,就是幸福;教师说,如果自己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就是幸福。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让百姓更幸福呢?
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条件是居民幸福指数的基础,目前,陕北、陕南地区较关中地区仍有较大差距,这也成为影响陕北、陕南地区幸福指数综合排名整体靠后的关键。居民生活质量方面,延安、榆林、安康、商洛四市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居民生活条件方面,咸阳、延安、汉中、安康、商洛五市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因此,必须继续把陕北、陕南和关中周边地区的居民生活条件、生活质量提高作为改善和保障民生的重点地区。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条件的最终落脚点,是增加人民福祉,提高民众的幸福感,因此,必须加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对全社会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重视对社会秩序、社会安全的综合治理,提高社会、城市现代管理水平,营造公平平等的社会环境等,切切实实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收入的多少经常成为居民幸福感受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生活质量的基本要素。居民收入水平低,尤其是农民收入低直接影响了城乡居民的幸福感受。
“看病难、看病贵”,“上学难、上学贵”,出租车难打、公交车拥挤、道路拥堵等是我们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问题。我们期待政府继续完善全省医疗卫生体系,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继续加大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让老百姓真正幸福起来。
工作压力大、业余生活单调、人际交往能力下降、身体和心理亚健康已经成了城市居民的普遍问题,并影响着广大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我们应注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记者 沙莎 实习生 樊星(陕西日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