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城市“夹心层”住房有困难
保障性住房主要包括两种——经济适用房和廉租住房。但因为要求本市户籍,并对收入水平做出了一定要求,一些人难以享受到此类福利。
目前,西安市有外来务工人员约200万人,其中农民工102万人,外省籍约占60%,长期居住的占70%。目前,随着棚户区、城中村改造的加快,市场上用于出租的房源大大减少,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问题日益显现。与此同时,一些本市中等偏下收入居民,既不能享受廉租房,也无力购买经济适用房,成为了尴尬的“夹心层”。
今后,一种新的方式将逐步解决他们的住房困难问题,这就是公共租赁住房。据了解,公租房在解决本市中等偏下收入“夹心层”居民住房困难的同时,也将低收入的外来务工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大学生等纳入公共租赁住房的保障范围。
探索:将配建200套公租房
据了解,我市在解决“夹心层”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住房困难方面,已经开始进行一些有益探索,比如:高新区、经开区等主要通过建设企业集体宿舍、蓝领公寓等方式,解决部分职工的住房问题。在出口加工区,还规划了7栋蓝领公寓。此外,建筑、保洁等行业主管部门,也在解决本行业务工人员住房上,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建设了保洁员公寓等。
今年,我市房管部门还在廉租住房项目中安排配建了公共租赁住房200套,建设规模1万平方米,可解决800人的住房困难。
要求:尽快制定公租房建设方案
未来几年,随着我市棚户区、城中村安置房的建成、分配,市场上用于出租的房源会大量增加,外来务工人员租房难的困难会得到逐步缓解。而通过建设公共租赁住房解决“夹心层”住房困难,将是政府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昨日记者从市政府召开的专题会议上了解到,我市将尽快制定公租房建设方案,明确户型大小、投资强度等事宜。此外,用工较为集中的建筑、加工、保洁等行业,用工单位要向务工者提供符合条件的居住场所;高新区、经开区等开发区应该集中建设向务工人员出租的集体宿舍或公寓。同时,市政府将统一安排土地和资金,由房管局牵头,采取新建、收购、公房改造以及在廉租住房项目中配建等方式,集中规划建设一定比例的公共租赁住房,解决开发区以外居民和务工人员的住房问题。
两年内 超1.2万套廉租房将建成
本报讯(记者张瑾) 今明两年,我市将建成1.2万余套廉租住房,以解决低收入市民的住房困难问题。
目前,西安市共有在建廉租住房建设项目17个,总建设规模105.78万平方米,共18383套。其中市级项目10个,分别为杨家庄、席王、高新区、经开区、曲江新区、浐灞生态区、矿山路新建项目,鸿基新城、珠江新城经济适用房配建项目,米家崖棚改配建项目,建设规模98.39万平方米16905套;三区四县项目7个,建设规模7.39万平方米,1478套。截至4月底,这些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5亿元,预计今明两年,将建成1.2万余套廉租住房,为低收入市民进行实物配租。(西安晚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