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维 实习生 冯璐 姜原)“11月27日支出137.5元(超市购物87元)。”这是家住土门西城芳洲的魏晓英女士的一笔家庭最新消费日记账。为了应对居高不下的物价,她近两个月来坚持每天记账。记者昨日采访了解到,不少市民和魏女士一样,为了控制不必要的开支,纷纷用小本或电脑开始订立消费计划,以减轻生活成本压力。
和魏女士相比,不少80后的记账方式还是比较前卫。参加工作两年多的小黄告诉记者,他习惯于电脑操作,尽管月收入3000多元,但常常是“月光族”。为了减少开支,他在自己的电脑中设置了专用账本,将自己的收入、花费记录后才发现,以前K歌、交通等不必要的支出明显压缩了不少。
采访中,一些市民一致表示,养成记账的好习惯,主要是能详细了解家庭收支情况,特别是花费方面,一旦哪天超支,就会在生活上不失去原有乐趣的前提下想办法节支,控制收支平衡,以便在物价“高压”下减轻生活成本压力。
应对涨价贫困大学生周末打工
本报讯 (首席记者 姬娜 实习生 向西董怡)物价上涨,不少贫困大学生纷纷细算账,每月生活成本增加了260元左右。为了缓解压力,有的学生课余外出发传单,有的学生收集废瓶子,有的学生代两份家教……他们说,一方面希望物价能得到控制,一方面自己也会“开源节流”。
马同学是西安外国语大学一名大四的学生,她每年的生活费来源基本上是学校给发的贫困助学金。迫于生活的压力,马同学想方设法省钱,她加了一个网购的QQ群,网购一些便宜的生活必需品,这样一个月能节省一部分开支。最近每个周末都在外面代家教,没课的时候就去发传单,增加一点收入。
贫困大学生小王告诉记者:“如今,我每个周末都去外面打工。晚上没事的话,我在学校操场捡点饮料瓶,平均一个月能卖60元左右,用这钱补贴生活费。”
西北政法大学的包同学也是一位贫困生,物价上涨的现实感让她在已经代了一份家教的情况下,再选择一份家教工作。(三秦都市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