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民意调查采用计算机辅助电话访问(CATI)系统,在全省11个市(区)范围内随机抽样,样本配额按照各市(区)人口规模均匀分布,共计完成有效样本10684个。受访对象均为年龄在18至70周岁之间的我省常住居民,涵盖社会各阶层、各行业。
增收、抑制物价是最大愿望
调查共收集到10684条居民愿望,结果显示:在全省百姓众多愿望之中,增加收入、抑制物价、完善社会保障依次排在前三位。3153位被访问户希望政府在新的一年“采取措施扩大就业,增加群众收入”,占全部被访问户的29.51%,高居本次调查榜首;2091位被访问户希望政府在新的一年“抑制物价上涨”,占全部被访问户的19.57%;1787位被访问户希望政府在新的一年“完善社会保障”,占全部被访问户的16.73%。
随后依次是稳定房价、加大建设廉租房和经适房力度、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加大环境治理、改善教育环境、改善道路交通建设、加强食品监管力度、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收入和健康最影响幸福
今年1月初,省统计局开展了“2011年陕西省居民幸福指数”民意调查。调查显示,从幸福率看,我省居民总体幸福率高达82.99%。其中,23.92%和59.07%的居民表示生活得很幸福和比较幸福,7.70%的居民表示幸福程度一般,9.31%的居民觉得不幸福。我省居民综合幸福指数为80.11。
影响居民幸福指数的因素排名中,经济收入和身心健康分别占24.74%和24.06%,位居第一、第二。社会保障、家庭和睦及社会环境影响程度分别位居第三、第四、第五。人际关系和自我价值实现位居第六位、第七位。
调查:40-59岁居民生活压力较大
收入1000元以下的不太幸福
同时,调查发现,收入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居民幸福指数,收入越高,幸福感越强烈。幸福指数最低的是收入1000元以下的居民。收入5000元以上的人群,幸福指数为86.71%;收入3000-5000元,幸福指数为85.13%;收入2000-2999元,幸福指数为82.52%;收入1000-1999元,幸福指数为79.93%;1000元以下的人群幸福指数为76.95%。
60-70年龄段幸福指数最高
幸福感还与年龄有很大关系。幸福指数相对最低的人群主要是40-59岁年龄段的居民,此年龄段正面临子女教育、老人赡养、事业发展等各方面的问题,生活、工作压力过大,且对自身的期望要求较高,导致身心疲惫,这是其幸福指数不高的最主要因素。而60-70岁年龄段的人群幸福指数最高,为82.43%;18-29岁之间的次之,为80.68%。
男性的社会压力较大
幸福指数还与性别有关,女性的幸福指数为81.06%,略高于男性的79.17%。分析认为,多数女性基本上都是围绕着家庭,主要从家庭成员身上获得幸福感;而男性更关注收入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且社会压力较大。因此,女性对生活的满意度、积极情感的体验较男性强,故其幸福指数要高于男性。
专家解释
幸福感56.1%是主观感受,与幸福指数不同
去年12月,省社科院曾发布了《提高陕西城乡居民幸福感问题研究》,指出我省56.1%的人认为生活幸福。省社科院助理研究员谢雨锋说,省社科院发布的是幸福感,省统计局发布的是幸福指数,“幸福感是受访者的个人主观感受,受个人情绪影响较大,而幸福指数是通过具体数据来分析。” 本报记者 卢红曼(华商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