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商报记者接到一企业主反映,从2011年5月开始,陕西省和西安市两级供销系统启动的“蔬菜供销直通车”项目启动后,一时间,新闻媒体的报道以及省市领导的重视,引发的市场效应很是轰动。这项惠民工程于2011年9月1日正式在陕西重型机械厂家属院、太华路小区、蔚蓝花城小区同时启动后,不到1个月时间,统一印有中国供销社标志的五辆供销直通车陆续开进西安68个社区。同时,2011年10月31日,西安首家地产蔬菜进社区直销店落户于高新区枫林绿洲小区,当日4000余斤新鲜、价格便宜的蔬菜被抢购。不到一年的时间在西安市共建立蔬菜直销亭84个,加盟店79个,直通车进社区287个。
“蔬菜供销直通车”项目不仅缓解了高陵、临潼、户县等地菜农的芹菜、白菜、大量滞销问题,也给城里的居民提供了便宜菜,老百姓认为这是政府为民办得一件实事、好事。
2011年11月1日,人民网发表“让蔬菜供销直通车加速行驶”的评论员文章。文章认为“地产蔬菜供销直通车”项目工程,才算得上是地地道道的惠民工程,才是真正的民心工程。2012年4月30日,新华社发表“从地头到灶头——西安地产蔬菜搭上了直通车”的评论员文章。对由陕西省西安市供销社牵头实施这一民生工程大加赞赏。认为这是省市供销社在新形式下转变工作作风的有力举措。 2012年3月30日,西安市委市政府决定把“地产蔬菜进城直销工程”作为十件惠民实事之一。
一位企业主说,自2011年11月由省市供销社及他的公司三方出资成立“西安好蔬商贸有限公司”以来,在公司经营困难无资金可用,企业面临巨大困难的情况下,他的公司想办法陆续给好蔬公司借款人民币60万元,使得该民心工程能得以进行。可是省供销在蔬菜供销直通车这一项目的承担单位——省果品公司,利用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力和成果取得了国家省上对这一项目的财政扶持几千万元,不但没有给“西安好蔬商贸有限公司”一分钱,一台车,而是另立门户。在2013年8月正式接管好蔬后与省市供销社利用政府资金增资扩股,把他的公司股份由原股份的30%下降到6%,而且把他的公司先期投入的价值30万的车辆作为企业亏损不算在企业股份中。同时,省市供销社为了应付政府考核检查,在有些地方弄虚作假,以给经营者1000—2000元人民币为由,仅仅挂有陕西供销蔬菜直销店的门头,在部分小区设立虚假店。由于缺乏监管,价格远高于周边菜价,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与此同时,对公司原开发的社区直销亭收取高额的承包费,又不配送一两菜,这样,承包者把负担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不但没有起到平抑菜价作用,而且抬高了菜价。试问拿了政府这么多年的补贴款,把政府无偿给拨的部分拉菜车租赁给那些与惠民工程毫无相干的人,收取租赁费。如果让省市供销社继续这样下去,这项政府所倾其财力所办的民心工程,恐怕要变味了。目前的好蔬公司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人浮于事,违背供销直通蔬菜进社区为普通老百姓服务的宗旨。为了迎合省上某些部门领导,不惜让公司购买价值上百元的菜蓝子,为领导免费或低价送菜,让直通车只是象征性开进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省商务厅等权力部门家属院,低价送菜服务。对真正吃菜贵,买菜难的普通社区进去的很少,或让承包车辆的承包商进入。菜价居高不下,拿到大量国家补贴的省供销社并没有给老百姓带来实惠,2014年春节期间还违规给企业员工发放价值不等的购物卡总共上万元。近一年多的时间内所开发的网点,在此前的基础上不增反减,由于对现有的社区直销亭承包人员收取高额的承包费,或把大量直销亭外包,然后再由他们转包给其它商户。这样,加高蔬菜的销售价格,引起社区居民和社区物业的强烈不满。有些社区纷纷要求撒销他们社区的直销亭。白桦林居社区的直销亭承包人员,由于缺乏公司的监管,在社区打架斗殴,影响极坏,社区物业办强令拆除本直销亭。白桦林居直销亭曾作为供销直通车蔬菜进社区的一面旗帜,先后接待过全国省市各级领导的视案。就这样被无情的将要拆除。在这种情况下还继续申报2014年政府的补贴。这些国家的补贴都是用来补贴那些不干事混日子的员工工资吗?政府这项惠民工程在个别人的操纵下,能够真正惠民吗?恐怕到头来只是肥了自己和自己所经营的小团体,“蔬菜进社区”这张曾经是古城西安一张亮丽的名片恐怕会受到影响。
陕西供销蔬菜直通车项目获得国家资金支持
据中国商报记者了解,蔬菜进社区直销是西安市委、市政府为有效缓解蔬菜“菜农卖菜难和难群众买菜贵”问题而实施的一项与群众日常生活、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惠民工程,该项工程与2011年9月1日在陕西重型机械厂家属院、太华路小区、蔚蓝花城小区同时启动。同年11月份由省供销总社西安市供销社和川建公司共同出资100万在西安注册成立了西安好蔬商贸有限公司。该公司一边做日常业务一边在申报国家的项目款。在申请项目款时省财厅明确告诉省级财政资金只能用于省级公司的项目,看到申请无望时。陕西省供销总社于2012年9月份成立了陕西供销蔬菜直通车项目。该项目计划在三年时间投资1.79亿元,在省内中心城市建设13处蔬菜调度配送中心和库房,600个蔬菜直销点,准备投入上百辆配送车辆,进一步推进地产蔬菜进城直销工作,搭建起农民菜园子和居民餐桌间的便捷通道。此项目的成立使陕西省供销总社的下属单位省果品公司顺利的拿到了财政厅的项目款600万(陕财办建专2012 43号文件),2012年9月份左右省政府又给了该公司项目款2000万(陕财办建专2012 397号文件)让该公司购买车辆,而且省财政厅还专门要求此款项只能用于购买陕汽所生产的汽车,不能用于其他的开支。
西安好蔬商贸公司的重组
2013年8月份,西安好蔬商贸有限公司进行了重组,注册资本增加到了1千万,由省果品公司出资510万,西安市供销社下属一单位出资420万,川建公司出资60万,公司法人由省果品公司总经理赵新生出任,同时,赵新生担任公司代总经理。对于省上所给的财政资金赵总一再强调这笔款是给果品公司的并非是给西安好蔬商贸公司的,因为果品公司是省上的公司。实际上,西安好蔬商贸公司因为亏损连连,出现了许多名不副实的局面。许多亭子以及门店停止营业就是明证,那么,亏损了那么多的资金去了哪里?
省果品公司不顾中央的禁令发购物卡
中央已经明令禁止:严禁滥发钱物,讲排场、比阔气,搞铺张浪费。各地各部门不准以各种名义年终突击花钱和滥发津贴、补贴、奖金和实物 。不准违反规定印制、发售、购买和使用各种代币购物券 ( 卡 )。不准借用各种名义组织和参与用公款支付的高消费娱乐、健身活动 。不准用公款组织游山玩水、安排私人度假旅游、出国 ( 境 ) 旅游等活动。 不准违反规定使用公车、在节日期间公车私用。然而在2014年春节期间的公司大会上给公司的中层以上干部每人发了面值500元的购物卡,共计人民币1万多元。
陕西供销蔬菜直通车这一惠民工程缘何一直亏损
据2013年陕西省供销社网站报道,陕西供销蔬菜直通车项目是省政府惠民工程之一,该项目是省发改委、财政厅重点支持,由陕西省供销社直属企业——省糖酒果品副食总公司具体实施,2012年9月25日正式启动。实践证明该项目通过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打通农民的菜园子和居民餐桌的便捷通道,逐步解决“农民卖菜难、居民买菜贵”的问题。目前在西安市已经建设配送中心1个,蔬菜直通车25台,在70多个社区已经实现常态化定时定点销售,惠及居民2万多户,供应品种也逐步增加到40多种。由于蔬菜质量好、新鲜度高、售价低,蔬菜直通车所到之处均受到社区居民的热烈欢迎。同时与咸阳、榆林、延安等市的供销社合作,出动蔬菜直通车7台,逐步辐射到陕西其他地市,让蔬菜直通车项目惠及全省市民。随着管理水平的提高,运行模式的逐步规范,蔬菜直通车项目一定会运行得越来越好。该项目建设周期3年,项目总投资1.79亿元,项目建设完成后,将实现全省10市蔬菜配送全面覆盖。
如此深得民心的惠民工程,在具体地经营中,亏损连连。据反映情况的人介绍,该项目在运作过程中,一直亏损经营的。陕西省供销社下属的果品公司负责人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也坦承该项目一直是亏损着。2012年陕西日报记者采访赵永生时,赵总直言陕西供销社下属的糖酒果品副食总公司从2011年8月份起,已经陆续在白桦林居、雅荷春天等50多家居民小区进行了蔬菜配送,与15家社区签订了蔬菜“直通车”落地直销点定点协议,按照“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标识、统一服装的”原则对这些点进行规范化运行。“蔬菜直通车”这一平价工程的载体就是陕西供销社的产品采购和门店资源,供销合作社有着自己完善的蔬菜、果品、种植养殖等农产品供销网络,为各种农产品的直接对接、减少中间环节提供了可能。当年陕西供销社计划在西安市建设蔬菜调度配送中心2到3个,直销点300个,基本覆盖西安市的各大型社区。这些网点通过产地采货,减少中间流通环节,促进了农产品和市民的直接对接,在遏制物价上涨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7月8日,中国商报记者在陕西省供销合作总社采访,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听了记者的采访内容,7月9日,中国商报记者到陕西供销社下属的糖酒果品副食总公司,公司负责人简要介绍了记者所了解的情况。记者在陕西省供销蔬菜直通车直销亭情况汇总表上看到,65个社区的79个亭子,45个亭子不能说明经营情况或者暂时停业,只有20个亭子表明2014年开业。政府投入这么大的项目资金,却出现这样的尴尬经营现状,到底是什么原因?政府支持下的这一惠民工程缘何雷声大雨点小,所引发的问题值得人们思考。
大家也许在思考一个问题,职能部门做事情,已经有省上的项目立项,应该不会有啥问题的。问题在于,多么好的事情,出现了问题,肯定有原因的。到底什么原因,记者不得而知,不管西安市供销社,还是陕西省供销社,对于这样的现象,没有好的结果,难免有一定的责任。其中人为因素是主要的。我们在面对这个问题,更多的会关注这件事情的结果。蔬菜直通车按理说在西安市实施会惠及更多的市民,也会将政府这一深得民心的的事情做好,目前的局面怎么成了这个样子,那么,明年就是2015年,1.79个亿如何花费?到底在这个工程实施方面,惠及了哪一方面?
对于此事结果如何,本报将继续关注。同时也欢迎读者提出自己的看法。(中国商网-陕西频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