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少了 粮食产量如何
数据 :2013年比1949年减少了39.53万亩
粮食亩产增长了2.4倍
调查显示,随着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基本建设步伐的加快,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我市耕地面积由1949年的586.35万亩减至2013的366.23万亩,65年来共减少了220.12万亩,减幅达37.5%。其中粮食播种面积由1949年的607.4万亩减少为2013年的567.87万亩,减少39.53万亩,减幅为6.5%。
不过,粮食产量稳步提高。全市粮食亩产逐年提高,1949年为73公斤,1978年为179公斤,至2013年为322.5公斤,比全省高61.5公斤,65年来,西安粮食亩产增加了249.5公斤,增长了2.4倍。 粮食总产量在1998年达到212.7万吨,首次突破200万吨大关,2010年达历史最高,为221.7万吨,之后略有下降,2013年为183.1万吨,比上年减少9.4万吨,减产9.5%,且西安粮食总产量低于渭南和咸阳,居全省第三,其在全省所占比重为15.1%,比最高的2005年19.7%的比重下降了4.6个百分点。
有多少人现在愿意种地
数据:有八成农民目前依然自己耕种
农民种粮意愿如何?调查显示,西安农民土地流转意识明显,自己耕种占八成。随着农业化、城镇化发展进程加快,一方面,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农民手中的耕地使用权可以自由转让,且流转意识较强。
调查显示,当问及“如有耕地撂荒,是否愿意出租?”,有83.6%的农民表示愿意出租,且有56%的农民认为土地出租价格在1000元/亩以下。
另一方面,农民对于耕地的使用选择越来越多元化,但是由自己耕种仍是农民的首选,有80.1%的农民目前依然自己耕种;14.3%的农民将耕地出租,5.6%的农民自种、出租各占一部分。
种植其他经济作物的占多少
数据:三成人种植经济作物,种植蔬菜的占17.7%
目前,西安农民种粮面积逐年减少,经济作物比例增多。
调查显示,近三年,西安农民种粮面积逐渐减少,2014年农民种粮面积比2012年下降7%,年均递减3.5%。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亩的家庭占比最大,为42%。为增加收入,农民已经不满足于将耕地全部用来种植粮食作物,调查显示,全部耕地用来种粮的占50.2%,种植其他经济作物的占32.5%,其中种植蔬菜、水果、苗木的分别占17.7%、10.8%和7.4%。
五成农民为啥选择愿意种粮
原因:不用担心污染和转基因,还能保证每年吃到新粮
粮食安全成为愿意种粮的首选。调查显示,有56.8%的农民选择愿意种粮是基于“自己食用放心,不用担心污染和转基因的影响,保证每年能吃到新粮”;有41%的是由于“长久养成的种粮习惯使然”;有38.3%的认为“种粮技术趋于简单,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种粮并不费事”。可见,粮食安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主要因素。
如何解决种粮收益低问题
数据:64.9%农民“依靠外出打工”增收,收益比种地的高6.8倍
收益决定种粮意愿。随着农民致富手段的多元化,单一的种粮收益仅仅能满足基础消费需求,对于子女教育、结婚、看病养老等较高消费支出则无法满足。
调查显示,2013年,农户小麦净收益为500元/亩左右。农民普遍表示种粮收益太低,远不如打工收入或者种植其他经济作物收益高,当问及“您身边致富的途径有哪些”,有64.9%的农民表示“主要依靠外出打工”,其收益比依靠种植致富的高6.8倍;而依靠家庭副业养殖和承包工程等致富的分别占21.6%和12.2%。(西安晚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