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位于中山门内北侧顺城巷的永兴坊游客接踵而至,在古色古香的明清仿古建筑群里,品陕西地道小吃成了很多人的首选。数据显示,开业15天里,永兴坊累计接待游客30多万人次,日接待量最高达2万多人次。那么,这条普通的美食街为何会如此火爆?这种火爆程度能否持续?
为啥这么火 口味地道是王道
1月18日早上十点钟的永兴坊,门庭若市,人声鼎沸,慕名前来品尝美食的市民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家住含光门外城市汇小区的常智勇老人也带着老伴一起来到了永兴坊安康蒸面店门口。常智勇告诉记者,虽然这些年一直在西安工作生活,家乡的印象早已模糊,但蒸面的味道却一直让他挂念。片刻功夫,两碗热气腾腾的安康蒸面已经端上了桌,老人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嗯,不错,不错,这面吃起来很筋道,汤汁的味道也正宗,是地道的家乡味。”老人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
“现在每天都能卖出500多碗面。”安康蒸面负责人王锁透露,安康蒸面用祖传的秘方传承陕南特色,为了保证口感新鲜,每天凌晨四点半厨师就开始制作,一直忙到晚上八点,几乎是供不应求。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美食和美食老字号抓住食客的胃口,以微博微信宣传抓住食客的眼球,这就是永兴坊成功的主要原因。”永兴坊运营商塞纳河企业集团副总裁张文强解释说,以前西安市民要品尝关中、陕南、陕北的美食,大多要跑到外地,味道还不一定正宗。“我们在永兴坊美食街区竖起40多家具有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美食和美食老字号特色老店的金字招牌,让西安市民实现了‘足不出户’一站吃遍陕西的梦想。同时和西安晚报、西安广播电视台、新城区政府进行合作,以微博微信这类最时髦的交流方式进行宣传推广,使永兴坊在短期内积累了极高的人气。”
张文强告诉记者,当初预算的是人均消费30元,日接待量1万人次,现在看来实际明显好于预期。
要想火得久 还需打好旅游牌
目前我市拥有各类特色商业街区40余条,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各具特色的商业街区发展体系,不仅显著提升了区域商圈的档次和功能,同时在拉动区域经济增长,扩大消费规模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记者也注意到,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商业街在改造之后,硬件档次是高了,商业街招商和开业都很成功,但管理没有跟上,难以培养独特、稳定的客户群,导致商业街区整体效益发挥受到限制,半年或一年后,关门歇业、不能正常营业者也不少。
那么,永兴坊又该如何破解传统特色街区“先盛后衰”的魔咒,实现可持续发展呢?
“商业街建设要注重商文结合、商旅结合,互相促进,互相带动。”西安饭店与餐饮行业协会会长高卫平认为,永兴坊应充分利用陕西特色美食丰富、文化内涵深厚的优势,抓住目前西安缺少聚集展示平台这个机会,抢占陕西市场空白点,打造大众化餐饮的升级版,为西安市民提供一个休闲、餐饮、购物新场所,并在成功的探索之后,选择最具代表性的陕西美食,在全国进行复制,弘扬陕西美食文化。“眼下应该有意识地引导消费,进一步拓展电商销售渠道,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模式,以商气聚人气,以人气聚财气。”
经济学家、西安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昭宁表示,永兴坊是唐时的108坊之一,现在也是西安老城区,周边有闻名中外的西安城墙、魏征府邸等文物古迹,旅游资源丰富。同时东接康复路咸宁路商圈,西临陕西省政府,北邻西安火车站及民乐园商圈,南承东门商圈,拥有东新街美食文化街区、万达商业街区、1912唐城文化休闲街区、西安古玩商贸城等众多城市玩乐的去处,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曾昭宁建议,永兴坊一方面,要把商业、旅游和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打造集购物街、旅游街、文化街、休闲街四街合一的商业街,通过举办各种购物旅游和商务贸易旅游活动,推动商业和旅游业共同发展。另一方面,实行“以街养街”的商业街管理模式,将街道管理权“打包”,通过市场竞标,交给物业公司统一管理。同时,完善管理机制,政府加强监管和协调服务。商业街内商户也应成立行业协会,加强对经营者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技能培训,从而进一步规范特色商业街发展。(西安日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