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我省是农业大省,农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为了解我省县域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陕西省统计局组织对11个县(市、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发放306份问卷调查。调查统计发现从耕地经营形式来看,高达98.4%的调查户是自己经营,只有1.6%选择转让,7.2%选择转包,3.9%选择出租。
农产品销售渠道窄大部分为自产自销
农业经营收入来源地域特色较强,有60.1%的调查户依靠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主要集中在关中地区,近四成调查户依靠果业种植,主要集中在陕北、关中,而依靠蔬菜菌类种植、畜牧养殖、烟草种植的调查户比较分散。
农产品流通销售渠道较窄,有74.5%的调查户是通过自己直接销售的方式来出售收入最多的农产品,通过销售大户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出售的均有一成多,另外还有少部分调查户选择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专业市场,无人选择网络销售。
调查显示,只有40.2%的调查户所在村、镇有农产品加工企业。超五成调查户所在村建立了专业合作社,85%的调查户表示镇上有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技术推广站为农民提供众多服务,包括组织农业技术培训,提供市场信息等服务,但也有26.1%调查户选择没有提供服务。
劳动者年龄大思想观念赶不上趟
不难看出,我省近年来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一定进展,但整体水平偏低,产业化程度与先进地区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劳动者年龄偏大,素质偏低,思想观念滞后影响了农业产业化发展。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农村年轻人大量外出打工,乡村留守人员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不高,他们固守传统种植经验,无精力也无能力去发展价值高同时需要精细化管理的经济作物,同时受自身经济实力限制,投入能力低,制约了大型农机具使用和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只能局限于家庭式经营,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宁可广种薄收不愿流转土地
土地流转意愿不强,流转范围狭窄。大部分农民对土地依赖性很强,把土地当作最可靠的生活保障,很多人宁可选择广种薄收,粗放经营,甚至撂荒,也不愿转让经营权或从事二、三产业,让土地流转出去,而少有的流转土地也多以出租的形式流转到其他农户,处于分散的流转模式,难以形成规模化的管理,导致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难以扩展,造成部分耕地资源的浪费。
鼓励有资金有技术大户对农产品深加工
陕西省统计局建议,要加快土地流转速度,健全流转市场,农户可以通过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租赁、互换等方式出让经营权,进行土地有偿流转,引导土地向产业大户、养殖大户、规模经营大户集中,促进农业向适度规模经营和专业化经营方向发展。尽快推进农产品流通体系进一步发展,促进产销合作。鼓励有资金有技术的种植、养殖大户根据本地特色开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引导农民破除传统观念、改变耕种模式,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在农村农业化发展规划、用地、用水、用电、税收、贷款等发面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以期推进农业产业化不断前进。
本报记者张维(陕西传媒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