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收入水平增加,家庭消费自然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也就是从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和发展型消费的改变,折射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而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释放出的消费新潜力,使陕西居民的消费结构开始升级,随之而来的消费“短板效应”日益显现,老陕把赚到手的钱更愿意存进银行。
昨日,陕西省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报告验证,陕西人民币储蓄余额年均增幅高达17.1%,多重因素导致消费倾向走低。如何增强即期消费需求,让消费持续“热起来”,从而带动省内经济增长,是新常态下陕西消费转型升级面临的一个重要关口。
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
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就会下降,这是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据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的一个规律,恩格尔系数也由此产生。当恩格尔系数达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陕西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10年基本持平,维持在36.0%左右,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42.4%下降到31.8%,达到国际公认的相对富裕标准。
但全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后,消费行为发生了显著变化,模仿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消费行为的转变,必然带来消费增速、结构、热点、动力和政策的相应变化。从消费的经济贡献看,“短板效应”日益显著。陕西居民消费占GDP比由2004年的75.5%降至2013年的70.4%,同期政府消费占比则由24.5%提高至29.6%。
老陕储蓄意愿较强
居民储蓄意愿较强,消费和储蓄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居民储蓄率过高必然会抑制消费,造成即期消费需求不足。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居民支出预期的不确定性明显增大。现阶段,住房、医疗、养老、教育等制度改革,使国家和企业用于福利方面的补贴逐年减少,个人承担的部分增大,从而使居民预期支出增加,边际消费倾向降低,增加储蓄成为大多数居民的必然选择。
2004年~2013年,我国城乡居民储蓄意愿强烈,人民币储蓄余额年均增幅15.8%,陕西人民币储蓄余额年均增幅更是高达17.1%;收入增长缓慢加之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人口逐步老龄化导致消费倾向走低。2004~2013年期间,全国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由76.2%降至66.9%,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维持在74%左右;陕西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由83.2%降至73.0%,农村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由86.7%升至88.0%。
提高低收入阶层可支配收入
统计部门建议继续提高全省城镇低收入阶层的可支配收入,包括适当提高社会保障线水平,提高离退休人员的待遇,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等。切实增加全省农民收入,包括简政放权,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引导农民调整种养殖结构,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鼓励农民劳务输出,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等。运用积极的政策调节收入,如通过调整所得税的起征点,增加低收入者收入;通过征收累进所得税、遗产税、财产税、房产税等,调节过高收入;通过财政政策增加对中低收入者的转移支付等。提高就业率,通过多种途径,如为下岗职工提供免费培训,提供就业信息,提供多种公共就业岗位等,切实解决下岗与失业问题。建立全面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改革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切实增加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进而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本报记者张维(陕西传媒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