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查看日志|返回日志列表

政协委员呼吁:延续文化血脉 要从娃娃抓起

标签政协委员  中华民族  传统文化  示范性  继承者  2016-02-01 15:46
   无论是充满乡土气息的民俗文化,还是被誉为“国粹”的传统艺术书法,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在本次政协会上,不少政协委员呼吁,延续文化血脉,必须从娃娃抓起。

  开发特色课程

  传承优秀民俗文化

  “好的行为习惯,都是从小培养的结果。”政协委员米莹昨日表示,农民画赏析、剪纸艺术、秦腔欣赏等,都是优秀的民俗文化,好的民俗文化传承应从娃娃抓起。

  在米莹看来,传承民俗文化,就应将优秀的民俗文化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建设。其中,不仅应该开发特色课程,结合不同年龄层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合理确定目标,创新课程内容和形式,增强生动性、活泼性,寓教于乐。还应建设民俗文化教师队伍。通过开展民俗文化的专项学习与培训,着力打造一支熟悉传统文化的教师队伍,使其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创新者和传播者,实现从民俗文化传承者到传播者的示范性作用。

  要传承民俗文化,还应扶持民俗文化传承机构。“民俗文化传承机构,就是为了弘扬优秀民俗文化,而弘扬的重要渠道,就要把其融入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政府的肯定、扶持民俗文化传承机构,并对其提供必要的经费、政策支持。”米莹说。

  此外,还可建立社区文化专项经费,以社区为单位,向家庭宣传民俗文化。结合各类节日契机,从弘扬优秀地方文化入手,组织社区内家长开展丰富的民俗活动等,借此增强家长对民俗文化的感性认识和兴趣,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们的子女,喜欢民俗、热爱传统文化。

  提笔不再忘字

  重视书法进课堂

  课内、课外、英语、奥数……现在,学校和家长“望子成龙”,孩子们在繁重的课业下疲于奔命着。随着电脑、手机等传播载体的普及,“屏幕眼”和“低头族”提笔忘字的窘事也经常出现。面对这样的现状,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如何才能走上一个健康的轨道?昨日,市民盟在集体提案中表示,“书法进课堂”就是这样的一种有效途径。

  “书法进课堂既重视学生的书写训练,能为今后工作学习打好基础,也是传承和发扬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的需要。”对此,市民盟表示,虽然去年《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出台,自2015年秋季起,书法教育将全面进入我国中小学课堂。但由于专业师资匮乏、没有统一教材以及应试压力等现实原因,政策落地情况不容乐观。

  市民盟建议,文化传承是一项系统化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从政策颁布、舆论导向,到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都要有所保证。为了缓解专业书法教师不足,学校可以向外借力,一方面将学有专长的家长引进书法课担任教师,另一方面邀请书法协会的专家进学校培训教师。同时,还应在全社会营造一种书法学习的良好氛围。可以定期举办地区性硬笔或毛笔书法比赛,激发中小学生学习书法的热情。定期有书法家举办公益性书法讲座,提升大众书法欣赏水平等。

  重视引导学生

  传统文化融入教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抱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仁爱孝悌”“谦和好礼”的人伦原理、“诚实守信”“勤俭廉政”的道德品质,“修身养性”“慎独律己”的修养态度,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现在,传统文化中许多思想观念,对实施公民道德教育仍具有启发意义。如果站在正确的立场上,吸古纳新,将它们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合乎时代精神的解释,对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德育内容大有帮助”。昨日,政协委员卢兢建议,将传统文化应用到学校教学中。

  在德育过程中,应该既重视教师外在的规范导引,更重视启发学生通过自省和自克进行道德内化。此外,还应重视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将它作为德育的重要方法。(西安晚报)

分享 322 次阅读 | 0 个评论

留下脚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