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寨空中停车场 记者 窦翊明 摄
停车难问题一直困扰着有车一族。西安市政府近日出台《西安市公共停车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6—2018年)》,通过三年努力,加快构建与道路容量相协调、规模适宜、布局完善、结构合理的停车供给体系。
按照建设计划,2016年全市计划建设停车位5万个,其中公共车位1.2万个,主城区范围内共25个项目,9011个车位。总投资约11亿元。2016—2018年,按照PPP模式,组织实施《西安市公共停车场专项规划》中具备建设条件的49个项目,共计16555个车位,投资23.5亿元;同时对条件成熟的项目按区域打包,滚动纳入PPP项目公司建设运营。
通过政府主导、政策引导、市场运作等方式,加快公共停车设施建设,扩大停车供给,盘活存量车位,提高停车资源利用率,有效缓解停车难,通过三年的努力,加快构建我市与道路容量相协调、规模适宜、布局完善、结构合理的停车供给体系。
编制《西安市公共停车场专项规划》,按年度确定三年公共停车场建设项目,明确单个公共停车场的具体位置、规划指标、建设形式等内容,并在控制性规划单元中予以落实。在停车场建设过程中,将充分利用公园绿地、城市广场、学校操场等地下空间建设停车场,主城区内停车场建设以地下停车场、垂直升降、巷道堆垛、平面移动类机械式停车库为主要形式。
建设西安智慧停车信息平台,实现全市经营性停车场联网联控,对全市经营性停车场、路外停车场进行平台化管理,实现全市停车位信息动态发布、停车诱导、车辆快速进出停车场、停车费电子支付一条龙服务的综合功能,提高现有停车资源使用效率。开展停车位信息采集工作,包括对目前社会企业平台管理的车位信息采集、社会经营性停车场车位信息采集、西安城投集团管理的占道车位和封闭停车场车位信息采集,并实现数据上传。
今后三年用PPP模式打造49个停车场
根据西安市政府公布的《西安市公共停车场项目PPP合作实施方案》,2016至2018年三年间,西安市公共停车场PPP项目总投资预算约23.5亿元,共包含49个停车场,车位数16555个。
公共停车场PPP项目,是市政府为缓解城市停车难、交通拥堵而发起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根据相关文件精神,为尽快启动大规模社会停车场建设,使社会公众利益最大化,同时提高社会资本参与项目积极性,可采取“BOT”的PPP运作方式,由社会资本方和西安市授权的政府出资人代表共同组建项目公司负责该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移交。
据了解,本次PPP项目涉及我市公共停车场的建设与运营,项目采取分项目包采购的方式进行,按区域共分4个项目包,雁塔区、长安区、高新区为项目1包,碑林区、曲江新区(含大明宫、城墙景区)、航天基地为项目2包,新城区、灞桥区(含灞河新区)、浐灞生态区、国际港务区为项目3包,未央区、莲湖区(含大兴新区)、经开区为项目4包,现场条件成熟一批就滚动进入项目包建设一批。
在项目收费价格上,按照PPP模式建设的公共停车场收费标准实行市场调节价,由PPP项目公司自主确定价格。项目合作期满后,由市政府授权的指定单位代表政府全面接收该项目公司,包括其所有资产、债权及债务,回购价格为1元。
智能平台在手 停车全程无忧
通过手机实现泊位查询 停车诱导 费用支付 车位共享
对很多有车一族来说,最郁闷的事情是附近明明有车位,但却找不到在哪里。西安市政府已经出台的《西安市智慧停车平台建设实施方案》将解决这样的问题。
《方案》明确,我市将建立面向全市服务的智慧停车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全市各类停车场的一体化数据采集、资源管理和信息发布。开发和推广智慧停车APP、微信公众号,实现停车管理政策统一宣传、停车服务信息统一发布,面向车主提供高质量的泊位查询、停车诱导、费用支付、车位共享等停车信息服务,随时掌握出行、停车、换乘等移动互联信息。
同时,进行停车大数据分析应用,有效盘活稀缺的停车位资源,提高停车泊位资源利用率,并配套车位共享、错时停车等措施,动态调节停车资源供给,缓解“停车难、停车乱”问题。
智能停车平台将建设停车场信息发布和查询系统、车位动态信息查询系统、停车资源动态展示系统、电子支付管理系统等十大系统板块。智能停车平台搭建后,将分三个阶段接入停车场数据。第一阶段接入目前各区已掌握的停车场静态数据信息,初步形成西安市停车场分布地图,第二阶段接入城投集团代表政府管理的高架桥下封闭停车场和马道巷、西安中学、文昌门等停车场的动态信息接入,以及占道车位信息,第三阶段分批接入社会停车场的动态车位信息。
平台建成后,整套系统可为城市静态交通提供管理服务,为城市静态交通规划和智能交通平台提供数据支撑服务,为公共出行提供全面的车位信息服务,实现智能、安全、高效的城市交通出行和停车方案。
本组稿件由记者 付垚采写(西安晚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