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草木葳蕤,水鸟翩飞
护城河碧波荡漾
编者按
“西安市通过‘八水润西安’工程实施,将秦岭北坡峪口出来的水,借助各条河流引到城中,进行生态建设,让自然资源大幅度升值,这也正好弥补了西安的短板,在整个西北大中城市中具有示范作用和意义,是党的十八大倡导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下一次生动的实践,标志着西安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工程院王浩院士这样评价“八水润西安”工程。
水,不仅是自然景观,生态屏障,也是城市文化品位的标志,是地域特色的象征。对于地处内陆的西安,水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命脉,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源泉。2012年,对于西安人来说是一个载入史册的年份,那年7月,西安开始了一系列的水利工程,努力让源于西汉司马相如《上林赋》中“八水绕长安”的描述变为现实。这些工程从规划到实施再到建成,处处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美丽的“八水”一边润泽着城市的土地和空气,一边滋养着市民游客的眼睛和心灵。
■记者 闫珅
回眸当初的决策,可谓应时之举。市委、市政府站在贯彻十八大“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五位一体”发展战略的高度、着眼“一带一路”战略布局,着力解决我市存在的水少、水脏、水害等生态问题,将“八水润西安”列为事关西安长远发展的五项重点工作之一。
“八水润西安”工程按照“一年快速启动,三年效果初现,五年基本建成,八年全面展示”的要求,规划建设“5引水、7湿地、10河系、28湖池”,通过实施水系治理、引水进城、河湖连通等工程,让水在西安流起来、动起来、美起来,把西安丰富的水系建设好、保护好、利用好、展示好,将西安建成“城在水中、水在城中、水韵长安”的生态型现代化大都市,目前,时间已过半,“八水润西安”成效已深刻显现。
实施“571028工程” 从“绕”到“润”治水
2012年7月,市委、市政府首次提出了“八水润西安”的发展思路,要求保护、开发、利用好西安的水资源,将库、河、渠、湖、池有机连通,让水在西安流起来、动起来、美起来,充分展现水的生产生活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和美善价值,服务于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
从“绕”到“进”再到“润”,虽然是一字之别,但其外延和内涵却发生了深刻变化。“润”字,涵盖了“绕、韵、进、惠”等含义,体现了水的滋养、滋润功能,更能惠及民生,造福子孙,同时也丰富了西安治水的历史文化气息。
“八水润西安”总结归纳起来,就是实施“571028工程”,即建设5条生态引水体系,打造7片湿地,生态修复10条河系,新建、改造提升28座湖池。按照规划,到2020年,西安将建成以“地表水为主,地下水应急备用,再生水、雨洪水等非传统水资源有效补充”的城市供水保障体系,以及“自然河流为主轴、人工水系为主线、湖池湿地为核心”分布均衡,功能完备的水生态修复保护体系。全市主要河流均得到有效治理,水面面积将达到7.6万亩。
挖掘文化内涵 重构人文“八水”
西安作为千年古都,不仅有丰厚的物质文化遗存,更有丰富多彩的根植于“长安八水”的诗词歌赋、碑刻铭文、制度法规和人物典故。潏河旁的人面桃花、灞河边的折柳送别……这些发生在水边的故事,由瞬间流向永恒。
灞渭桥上那些关于“八水绕长安”的碑刻展示,让人瞬时穿越古今体验如诗如画的美景。桥之南岸,在烟雨朦胧之际,烟波浩渺的灞河水融入了渭河,水藻丛生、芦苇绰绰,长安城外灞河两岸的烟柳在迎风摇曳,将灞桥烟柳意境重现在今人眼前;已经开工建设的涝河渼陂湖曾是秦汉上林苑、唐代的游览胜地,人文汗青遗迹浩瀚,历史上被誉为关中山水最佳处,未来这里将显现出更加丰富的“八水”人文系统,令游人触景生情,观今叹古。
“实施‘八水润西安’工程伊始,我们就注重融入水文化元素,深入挖掘水的文化内涵,重构‘八水’的人文系统,形成了八条富有历史时空感的文化景观廊道。”市水务局局长杨立表示,通过在“八水”之滨建立水文化景观墙、文化主题广场、水文化主题博物馆、展览馆、休闲健身场所,以及配备极具人文情怀的解说系统和展示系统,以此提升城市的人文气息,培养市民的人文情怀,增强了市民的情感记忆。
构筑生态屏障 营造宜居西安
自 “八水润西安”工程启动实施以来,全市各区县、开发区和市级有关部门快速行动,紧密配合,全力推进“八水润西安”工程建设,以河流水系为骨架、以湖池湿地生态修复为重点、以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为核心、以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为保障,构建了布局合理、生态良好、引排得当、循环通畅、多元互补、调控自如的河湖湿地生态系统,到2020年将全面完成“八水润西安”建设任务,全市生态水面达到7.6万亩,不断完善“东南西北中相连、八水相济润西安”的城市水系格局。
“天下风光何处好?八水三川,自古长安道。”四年多来,“八水润西安”工程,给这座城市和市民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逢周末节假日,汉城湖龙舟竞技,周至沙河游人如织,护城河南门段、浐灞湿地公园、雁鸣湖等城市新增亲水景点迎来了八方游客,玩水观古迹。“八水润西安”工程成为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感受最深的民生工程。
“八水润西安”工程建成的堤防,首先极大地提高防洪标准,确保了城乡防洪安全;其次,沿河绿化构筑的生态屏障,为城市提高了人均拥有绿地的面积;同时,主要河流的水质也得到有效改善,渭河干流出境水质从劣五类变成四类;同时进行的湖池湿地建设,增加了生物多样性,城市周边鸟类已由过去的60多种增加到300多种。
几年间,西安通过各种水资源的科学调用和行水工程,串绕起重要历史文化古迹、文化区、经济区,营造一幅幅生态环境优美,具有浓厚历史文化特色,集休闲、娱乐于一体,可泛舟游览的亮丽景色,这些工程不仅为西安城添了灵气,还进一步让城市人居环境得到改善、水生态环境进一步提高、水生态形象大幅度提升,借着“八水”的滋润,西安向着宜居之城更进一步。
“八水润西安”是生态整治规划的跨界融合
“八水润西安”工程建设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工程全面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柔性治水思路,以生态治水为灵魂,以“保水、引水、治水”为重点,以再生水、雨洪水为主要水源,按照“保护利用现成的,改造提升原有的,科学规划未来的”工作思路,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工程建设理念方面,抛弃原有硬质化堤防治河模式,坚持柔性治水思路,减少工程措施,增大非工程措施,增加绿化、再生水利用、湿地抚育等生态内容,实现水生态可持续性发展,是一次生态整治规划的跨界融合。
省政府“关中水系”规划和正在制定的陕西水系规划中,借鉴了“八水润西安”规划。五年前,“八水润西安”规划出炉,它的设计规划具有前瞻性和系统性,同时并重了民生性,我们可以看到的效果是城市形象显著提升、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生态质量显著提高、生态旅游逐渐成为新亮点。
值得一提的是,“八水润西安”工程不断创新管理机制、人才机制、财政机制。一改过去水利部门一家治水为现在的发改、水利、交通、农业、林业、文化、旅游、环保等多个部门治水,各部门之间彼此相互协调,由此创新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使得工程得以顺利开展。其次,建立了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工程的勘察、规划、设计、建设、施工、维护、管理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专业人才,一大批建设者和管理者在这一工程中得到了学习和锻炼,为今后西安水利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人才基础。最后,建立健全了经费保障机制,通过财政资金优先保持水利工程建设,设立专项的水利发展基金等举措,保障了工程的顺利实施。
湿地是城市“绿肺”
公园水景美不胜收
化污水为清流 注湖泊而生美景
“八水润西安”推动城市水环境持续向好
(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 农晓英)
这是一座由再生水注入形成的湖泊,湖水在冬日暖阳的照射下,碧波荡漾、野鸭成群,安静而美好。
初冬时节,来到改造中的西安湖边,发现水量竟然比盛夏时丰沛了不少,显得湖心人工岛小了、亭子也远了,在近处的环湖步道上,工人们抡锤、夯土,不敢怠慢工期,自然而清新的环境,令人心生向往。
污水处理能力逐步提升、再生水利用率渐次提高、水生态环境治理推动城市治污减霾,这些纳入“八水润西安”的重要治理内容正在西安湖畔一一实践……
全市最大的再生水景观湖泊形成
西安湖位于渭河中游段,城市绿地公园与机场高速桥之间。西安湖注入再生水这件事,与经开草滩污水处理厂的建成有着密切联系。今年8月,全市首个PPP模式(公私合作模式)污水处理厂——经开草滩污水处理厂产水泵正式出水,新增日处理污水能力20万吨,再生水10万吨。从9月28日起,西安湖西南角的进水口闸门拉起,源源不断的再生水涌入水源不足的西安湖,水量逐步增加,水位于11月25日达到预定值。
“经开草滩污水处理厂厂区距西安湖不远,坐落在公式河入渭口的防护林带内,此次饮水工程修建了3.6公里引水管道,配套建设生态净化池一处。湖区经过清淤修整不再引水位较低的渭河水,而引入再生水,形成水域面积1500亩,成为全市最大的再生水景观湖泊。”西安市渭河生态保护管理办公室主任侯瑾盺告诉记者,目前正在修建亲水环湖步道6.69公里、4处景观广场、运动健身场地等景观工程,还将新增绿化面积313亩。
再生水的水质如何?站在西安湖边,浅处可以见底,深处犹如海水深蓝幽静,没有杂质。“湖里成千只野鸭或群体觅食,或单个飞走,也检验了水质的好坏。”侯瑾盺说。据了解,经开草滩污水处理厂在全省率先采用了MBR膜处理工艺,这种工艺相比传统工艺优势颇多,能够大幅度提高出水水质。
冬季兴修水利,来年造福于民。不难想象,明年春季,西安湖将迎来崭新的春天,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赋予“八水润西安”工程更多现实意义。
一手抓污水处理,一手抓再生水利用
或许很多市民不知道,西安并非我国第一个使用自来水的城市,却诞生了我国第一座污水处理厂,而且在全国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也是比较早的。
故事回溯到1956年,在前苏联援建中国的诸多项目中,相当一部分被安排在内地城市西安,其中就有我国第一座污水处理厂,西安邓家村就是它的选址所在。
“刚建厂时,每天的污水处理能力仅有4万吨,当时,邓家村污水处理厂采用的是物理处理方法,即把污水进行沉淀,沉淀出的污泥经过干处理,变成肥料,北郊周边农村的生产队用这些污泥作为肥料务农,还挺抢手。而除去污泥的水就可以直接排放了。”西安创业污水有限公司邓家村污水处理厂赵凯告诉记者。
如今,邓家村污水处理厂占地168亩,60年风雨历程,这里经过4次改建、扩建,日污水处理能力已达到12万吨。“厂里现在仅有30名工人,而60年前,这座厂区就有200名工人,由于当时落后的生产力,许多工序都需要人工完成,而现在都是自动化了。”赵凯说。
从沉淀晾晒的物理处理方法,到普遍“格栅-沉砂-初沉-生化-二沉-排放”处理流程,再到了MBR膜处理工艺,污水处理工艺的革新不断提升了城市水污染治理水平,城市水环境安全也得到充分保障。60年间,西安市相继建成污水处理厂26座,设施规模能力达到每日235.1万吨,正在建设九污三期等5座污水处理厂,全市城区、县城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5.7%、82.5%。
一手抓污水处理,一手抓再生水利用,为治污减霾贡献力量。目前,我市再生水设施已达6座,日处理能力19.5万吨,铺设再生水管道138公里,年利用量达到7721万立方米,再生水利用率从2012年的7.8%,提高到目前的17.5%,实现了成倍增长。
本版文图除署名外
文/记者 闫珅
图/记者 冯炜
图片均为资料图片(西安晚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