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郭军)日前,记者从省气象局获悉,统计分析显示,关中地区自2000年以来降水逐渐增加,预计2020年以前,关中降水呈增加趋势,同时气温呈升高趋势。
对近50年降水的监测显示,关中年降水量在1990年代最少,1970年代次之,1980年代最多,1960年代次之。
统计显示,关中平均年降水量在1990年代达到低谷后开始增加,大雨以上降水日数1970年代和1980年代偏多,1990年代偏少,2000年以来逐渐增加。与降水偏少年代相对应,关中气象干旱日数最多的是1995年,其次为1986年、1999年和1997年,在1990年代关中农业干旱成灾率则高达23.36%。与降水偏多年代相对应,关中地区在1960年、1980年代的前期偏涝,如1964年、1983年、1984年等年份均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
2000年以来,关中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大雨以上降水发生频次也呈增多趋势。从区域来看,关中西部、北部为增加趋势,西南部增加更为明显,而东部地区降水总体呈减少趋势。从季节来看,春季为增加趋势,西南部增加更为明显;夏季西部、北部和东部部分地方均呈增加趋势,中部大部为减少趋势;秋季西部为增加趋势,其余地方为减少趋势;冬季关中降水总体为减少趋势。
预计2020年以前,关中地区降水呈增加趋势,增加幅度在0~5%之间,气温也呈升高趋势。水资源总量增加,有利于缓解关中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突出矛盾,但降水增加、大雨和大雨以上降水日数增加,也会导致洪涝灾害的频次和强度有所增加,将给关中地区特别是“二华夹槽”地带的防汛抗洪工作带来更大的压力。
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作物有效生长期延长,复种指数增加,种植品种增多,农作物水分需求增大。建议各级各部门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等工作。(陕西日报)
评论